
日前,《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動計劃2022年度工作要點》正式印發,明確提出到2022年底,北京市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裝袋。圖為在北京市海淀區北太平莊街道天兆家園社區,工作人員在碼放快遞。新華社
本報記者 | 王健生
在我們的生活中,塑料可以說是無處不在,在帶來方便和安全的同時,“減塑”“治塑”卻又成為各國面臨的難題。塑料緣何“讓人歡喜讓人憂”?帶著疑問,記者采訪了中國循環經濟協會會長朱黎陽。
“塑”之優,優在哪里
“重量輕、高性能、低密度、穩定、可塑性強、制造成本低、功能廣泛”,塑料的優點可不少。 朱黎陽說,這些特點使其在現代社會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,與鋼鐵、木材和水泥一起構成現代工業的四大基礎材料,在信息、能源、工業、農業、交通運輸等國民經濟領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。 具體來說,塑料可以保持食品新鮮,延長保質期,同時也可以防止食品在運輸過程中損壞。 醫療設備、容器和消毒材料的除菌需要使用塑料來進行保護。同時,塑料還是現代仿生裝置的核心原件,可以提供舒適、靈活、運動和類似生命的外觀。新冠疫情防控中,塑料制品在醫療器械、防護器具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,在保護人類健康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。 在農業領域,作為農用地膜,可以優化作物生長環境,幫助提高作物產量,為人類提供充足的蔬果和糧食。 塑料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,通過使用塑料,可以減少化石燃料燃燒,減少溫室氣體排放。塑料作為建筑、管道和工業設施的保溫材料,可以顯著減少燃料消耗。 此外,塑料對減少運輸能耗,包括汽車輕量化、飛機輕量化所帶來的節能效果顯著。
“塑”之憂,憂在哪里
在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,塑料也帶來了巨大的環境挑戰。 “塑料垃圾造成危害的前提是不規范處置導致的環境泄露,泄漏到環境中的塑料因其難以降解的特性,可以造成長期的、深層次的生態環境問題!睋炖桕柦榻B,目前主要危害有兩點:一是混入土壤中的塑料會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,導致農作物減產;二是會被動物當作食物吞入,導致動物死亡。 朱黎陽說,塑料本身并不是污染物。如果塑料垃圾全部都規范處置了,不管是回收利用,還是焚燒、填埋,都能極大地降低其環境風險,跟其他類別的垃圾對環境的影響并沒有本質的區別。 對于公眾普遍認為垃圾焚燒產生的二噁英來源于塑料垃圾,朱黎陽特別強調,“這存在極大的理解偏差! 他解釋說,塑料垃圾大部分是不含氯元素的,所以直接焚燒并不會產生二噁英。二噁英主要是垃圾焚燒不完全的產物,其生成與垃圾熱值及焚燒工藝有直接關系,與生活垃圾中的某些成分并不存在直接顯著相關性。
“塑”之治,重點治啥
塑料污染治理既是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關鍵小事,又是關乎生態文明建設的國之大者。近年來,我國不斷完善對塑料污染治理的頂層設計布局!蛾P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》對塑料污染治理進行全面部署!丁笆奈濉彼芰衔廴局卫硇袆臃桨浮芬匀湕l治理的力度與廣度,吹響“十四五”時期全國塑料污染整治的沖鋒號。 我國從生產、使用、回收、處置、清理等各環節持續推進塑料污染治理,塑料廢棄物的環境污染得到了有效遏制。 “規范塑料廢棄物分類回收、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,有利于削減塑料廢棄物存量、減少環境泄露、降低環境風險、提高資源利用率,是完善塑料全流程管理的重要環節,也是解決塑料污染問題的關鍵內容!敝炖桕栒f。 商貿流通、郵政快遞、農用地膜、商品包裝等重點領域標準規范和配套政策進一步建立健全,一系列政策文件、法律法規相繼發布。部委、地方、企業分階段分領域制定實施路線,明確細分任務,不斷強化制度執行。整合科研院校、行業協會、主流媒體等優勢資源,推動塑料污染治理文件落地“最后一公里”,進一步凝聚社會共識。 新技術、新產品、新業態、新模式不斷涌現。上;叶拳h保的綠色循環包裝,充分滿足B2B、B2C、B2B2C場景的使用要求,投放量累計突破300萬個,循環次數達4000多萬次。生物基材料產業也逐步實現集聚化發展。安徽省固鎮經濟開發區正在投資建設500萬噸聚乳酸新材料產業基地,同時帶動聚乳酸下游聚乳酸纖維、聚乳酸聚酯材料、聚乳酸環保板材等應用企業在固鎮經濟開發區集聚。 據朱黎陽介紹,“十四五”期間我國重點從三個方面開展塑料污染全鏈條治理: 通過推行塑料制品綠色設計、持續推進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減量、科學穩妥推廣塑料替代產品等,推動塑料生產和使用源頭減量。如禁止生產厚度小于0.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、厚度小于0.01毫米的聚乙烯農用地膜、含塑料微珠日化產品等部分危害環境和人體健康的產品;督促指導電子商務、外賣等平臺企業和快遞企業制定一次性塑料制品減量平臺規則等。 通過加強塑料廢棄物規范回收和清運、建立完善農村塑料廢棄物收運處置體系、加大塑料廢棄物再生利用、提升塑料垃圾無害化處置水平等,加快推進塑料廢棄物規范回收利用和處置。如結合生活垃圾分類,推進城市再生資源回收網點與生活垃圾分類網點融合;支持塑料廢棄物再生利用項目建設,發布廢塑料綜合利用規范企業名單,引導相關項目向資源循環利用基地、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等園區集聚,推動塑料廢棄物再生利用產業規;、規范化、清潔化發展等。 有針對性地部署了江河湖海、旅游景區、農村地區的塑料垃圾清理整治任務,大力推進重點區域塑料垃圾清理整治。如聚焦江河湖海、旅游景區、農村等重點區域,提出開展塑料垃圾專項清理整治,做到“應清盡清”,確!翱吹靡姟钡乃芰侠M快消除,力爭重點水域、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和村莊歷史遺留的露天塑料垃圾基本清零;建立健全旅游景區生活垃圾常態化管理機制等。 按照《“十四五”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》,到“十四五”末,真正實現塑料污染治理機制更加完善,地方、部門和企業責任能夠有效落實,塑料制品生產、流通、消費、回收利用、末端處置全鏈條治理成效更加顯著,能夠有效遏制白色污染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