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生物醫藥產業是世界創新最為活躍的新興產業之一。廣州市正加快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化、融合化、生態化發展,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。圖為國藥控股廣州有限公司的全自動裝載車間。
中國生物產業大會組委會/供圖
吳沁妍 本報記者 | 皮澤紅
近年來,廣州生物醫藥產業年均增長10%左右,是廣東省唯一連續三年(2018~2020年度)獲國務院激勵表彰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。2022年第一季度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增加值384.78億元,增速達8.9%。其中,醫藥制造業同比增長37.7%,醫療設備與儀器制造同比增長13%。 目前,廣州市加快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化、融合化、生態化發展,使之成為廣州新的三大支柱產業之一,生物醫藥產業的產業規模、企業數量、創新平臺等位列全國前列,發展水平躋身產業梯隊前列。 堅持原始創新驅動 產業結構升級邁上新臺階
一是戰略科技力量首次取得重大突破。廣州實驗室落地國際生物島,未來將推動生物科技變革性和顛覆性創新,為廣州生物產業注入強勁“源頭”動力;二是重大產業創新平臺布局和建設雙提速。白云山漢方、暨大基因2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納入國家新序列管理,粵港澳大灣區生物安全創新研究院、納米生物安全中心加快建設;三是重大公共平臺服務保障能力不斷提升。已建成廣東省全部6家藥物非臨床安全性評價機構(GLP)和全省近半、共39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(GCP)等一大批新藥研發平臺,增設新藥申報服務中心和創新藥物臨床實驗服務中心。 堅持加強統籌規劃 產業發展水平實現新跨越
一是政策體系不斷完善。編制出臺《廣州市生物醫藥與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(2021~2023年)》《廣州市加快推動醫學檢驗產業集群發展的實施方案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,在科技創新、功能平臺、企業引育、成果轉化等方面構建更為完善的政策體系;二是產業布局不斷優化。突出產業鏈延伸及產業路徑差異化發展,初步形成研發在國際生物島、中試在廣州科學城,制造在中新知識城的“三中心輻射多區域”發展局面;三是產業主體不斷壯大。廣藥集團成為首家以中醫藥為主業邁進世界500強的企業,GE、百濟神州、龍沙、賽默飛等龍頭企業相繼落戶,金域、潔特、萊恩等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加速成長,現有各類生物醫藥企業6400多家,總數居全國第三,上市企業達47家,居全國第四。 堅持完善要素保障 產業生態建設展現新成效
一是重大項目布局加速。先后建設諾誠健華新藥研發生產基地、廣州綠葉生物制藥產業園等大批高質量產業項目,新增恒瑞醫藥南方總部等六大總部項目。大分子生物藥規劃產能近60萬升,百濟神州廣州生產基地建成后產能亞洲第一,生物制造加速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;二是領軍人才不斷匯聚。集聚了生物醫藥領域5名諾貝爾獎獲得者、23位院士、229位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選者等具有全球視野和國際水平的科學家、企業家,新引進數十個戰略科學家和高層次人才項目,創新創業活力不斷激發;三是協同創新體系基本形成。廣州市生物產業聯盟橋梁紐帶作用得到有效發揮,生物醫藥“研發機構+醫院+企業”對接機制逐步完善;四是國際化發展態勢初步顯現。穗港澳合作共建聯合研究中心、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創新轉化平臺,廣藥集團在澳門設立國際總部,搭建中以、中日等國際合作平臺。中國(廣州)-日本生物醫藥企業對接交流會亮點紛呈,中以基金與以色列企業合作,在廣州設立12家合資企業,投資12個國際領先項目達3.8億元。
|